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_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有哪些 _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有哪些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

1.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风险和问题

2.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的安全性

3.为何警惕新能源车产能过剩风险?

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_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有哪些

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风险和问题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辆普遍率太低,技术没有没有攻克,所以成本也一直不能降低。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将会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首先,能源危机以及环境的恶化要求我们必须寻求新的能源,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迫在眉睫。同时传统的能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汽车尾气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汽车尾气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次,国家的政策支持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威尔芙节能机油www.ukwef.cn)09年2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召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会议”。由于一些城市积极申请参与,参与“十城千辆”计划的城市名单目前已经增至13个,北京、上海等城市入选。长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车是当时补贴的重点,其中混合动力客车每辆最高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分别补贴50万元和60万元。财政部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按照节油率分为五档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车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叮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技术路线风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上一直没有定论。有人提出来说超级电容、乙醇、玉米等替代能源,包括德国大众更多的是信赖传统发动机,针对传统发动机做了很多技术改进,认为不需要新能源汽车。在近期是混合动力,中期是纯电动,长期来讲是燃料电池,这是汽车方面的专业人士的共识。但是从纯电动汽车里,究竟用什么,比如锂电池等材料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究竟用什么材料符合汽车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目前还只是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还是比较落后,整个技术路线应该说还没有定型,总体来说还是处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因此在技术路线上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关键零部件发展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第一,关键技术仍然没有突破,不能适应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等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小规模的示范运行也取得了成功,但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即使在目前最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在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方面,仍不及国际领先零部件企业的水平,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如果新能源汽车进行批量生产,一些关键零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第二,没有形成集团作战。新能源汽车不仅仪把发动机换成电池,绝大部分汽车里的东西都是用电的,对很多部件要进行改造。汽车是集成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东西是需要集团作战。

       汽车风险现实情况分析

       新能源汽车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极大的帮助,它发展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生产企业,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它有很强的外部性。新能源汽车发展好了,受益者不只是汽车厂商,而是整个社会,厂商发展不好,受损的也不只是厂商自己,而会涉及全社会的每个成员。由于新能源汽车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所以完全由市场提供必然导致供给不足或者效率低下,因此相关活动必须由政府主导,承担主要责任。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措施、财政政策、税收杠杆等来搭建保险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新能源汽车存在着诸多的风险所以这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巨大障碍,靠单个的企业很难抵御其所面临的风险。许多厂商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方式来规避风险。而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是承保人通过保险业务的开办来筹集保险资金,用以在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被保险客户保险利益损失时,根据保险合同,按所保标的的实际损失数额给予补偿。汽车厂商可以通过投保来分散风险,把自己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对汽车厂商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因新能源汽车是新型产品,具有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功能,政府和厂商都比较积极,但对需求方来说相对比较小心,因为他们对新产品的认识程度需要有一个过程。这种现象是由于新产品的技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双方都希望市场上有一些新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能够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特殊要求,它能够转嫁客户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从而架起一座供应方与需求方能够顺利进行商业运作的桥梁。

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的安全性

       每当问起为什么不选择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总能得到几乎相同的答案:充电慢、价格高、实际体验不如燃油车、残值率低下、以及还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不安全"。

       这个所谓的不安全就包括新能源汽车太容易火了,"火"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火,新能源车型因为自燃这受到了尤其多的诟病。

       随便在某个搜索引擎上输入汽车自燃,新能源车型自燃的新闻绝对是要盖过燃油车自燃的新闻的。

       传统燃油车自燃的少吗,并不少,只是媒体人为了流量总得找些博人眼球的话题来吸引读者,燃油车自燃和新能源车型自燃,后者自然是更具话题度,就像是一有女司机出事故,新闻的标题总得带上性别,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很多消费者在这些kol铺天盖地的洗脑中,潜移默化的就认为新能源车型好像是更容易火一点,至于理性和辩证,早已烟消云散了。

       可真是情况又是怎样,新能源车型真的容易自燃吗?

       01?权威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真不容易火

       9月20日,在2020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针对新能源汽车起火这问题进行了说明: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概率只有万分之0.49;2020年这一概率进步下降到万分之0.26。

       而同期燃油车的自然率达到多少呢?万分之1-2,起火概率是新能源车型的2-4倍。

       这一结论与大众的认知大相径庭,也算是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正了名,更有意思的是,这组数据来源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真实性和权威性都毋庸置疑。

       很多读者可能是第一次知道我国还有这么一个平台,其实早在2017年2月就已经开始运营了,目的就是实时监控新能源整车运行安全状态、行驶里程和充电量,整车和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故障等信息。

       截止到9月14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已经接入347万辆车,总里程数高达1623亿公里,日均累计行驶里程达到了1.3亿公里。

       02大品牌更安全,充电并非自燃高发时段

       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还能得到更多可能颠覆你认知的信息,比如特斯拉汽车的自燃概率是高于国内其他新能源车型的。

       根据新能源车监管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的新能源车每行驶4.47亿公里,才会发生一起自燃事故,而特斯拉平均每2.8亿公里的里程就会发生一次着火事故。

       所以一味的贬低国内新能源汽车绝对是非蠢既坏,而从起火的时间来看,特斯拉自燃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电池老化、设计缺陷、BMS系统故障、撞击等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但根据数据显示,大型车企车辆自燃的概率还是要低于小品牌的,它们的产品设计往往更加合理,生产流程也更加规范。

       此外,大家潜意识里认为的纯电动车型在充电过程更容易发生自燃事故也不正确,因为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自燃风险,在有记录的纯动车自燃中,静置状态占比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03新能源车型起火概率低,但并不意味更安全

       宏观来看,新能源车型的起火概率比传统燃油车更低,但着并不意味新能源车型就更安全。回顾国内的新能源车型起火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车型自燃有几大特点:一个是极快,一个是猛烈。

       而传统燃油车起火,一般是从车头开始蔓延,但由于防火墙的存在,火势不会迅速侵入乘员舱,会留给乘员足够的逃生时间,但新能源车型由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非常快,所以留给乘员反应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这就和飞机与汽车谁更安全一个道理,虽然飞机的事故率远远低于汽车,但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是特别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家也有强制标准,要求新能源车型必须有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同时明确了电池单体?"失控"后,必须要在5分钟以内不发生任何的起火爆炸,以便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

       写在最后:

       诚然,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每一个新兴技术想要变得成熟,都需要经过这个阶段,到现在还一味的给新能源汽车抹黑的,既不道德也不仗义,同时也希望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多点包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何警惕新能源车产能过剩风险?

       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的安全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新能源汽车被关注点从大家最开始关注的续航、智能方面转变成了安全。提到新能源车,大家不自觉的会想,这车安全么?不管是车身安全、还是电池安全,总之,安全,似乎是评判一个辆新能源车合格与否的标准。

       早在2015年我买了人生第一辆纯电动车,日产LEAF到国内换了个标的晨风,只因开过市面上大部分的新能源车后,只有它才像一辆真正的车,因此购买。底盘质感,驾驶感受,尤其是电池安全吸引了我,日产至今仍保持着210亿公里电池0重大安全事故的“奇迹”。尽管LEAF的第二代产品没有进入国内,但是东风日产将ARIYA艾睿雅带到了国内,作为和这辆车有渊源的老车主,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它电池安全方面的黑科技。

       ARIYA艾睿雅是NISSAN NEXT首款全球战略车型,背靠日产全球顶级纯电平台,无论是独特的设计,出众的性能,还是舒适的驾乘体验,都让它具备了纯电市场变革者的潜力,我第一次看到这车还是在2019年的东京车展上,当时我就说这车可要是能在国内买到可就太行了,没想到没过几年,实现了。

       ARIYA艾睿雅这满满的东方元素设计语言,让ARIYA艾睿雅有了以往日产任何一款车都不具有的未来感,它与家族里传统燃油车型的设计几乎看不到任何关系,封闭式格栅搭配发光LOGO迎合大众口味,中网处依旧有日产V-Motion的祖传设计语言。

       ARIYA艾睿雅的长宽高分别为4600×1900×1658毫米,轴距达到2775毫米,带来了越级的空间体验,而这不是其他车企那种“偷空间”牺牲掉车内舒适性,而是基于日产76年纯电底蕴以及超25年的电池技术积累,高度集成自研三电技术,云图专业纯电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基于纯电动车的特性进行结构性设计,纯平的电池舱,缩短前后悬,降低平台重心,所有部件移到前机舱,形成类似滑板一样的平台,因此,这个平台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神奇的飞毯”。还有一点不得不说,是在量产之前日产对大量消费者做的调研,得出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双12.3英寸一体屏,仪表盘的内凹角度和中控屏的倾斜方向都经过精心设计,全新一代车联网系统Nissan Connect超智联也更加的好用。

       在惊艳的外观和内饰下,隐藏着东风日产的黑科技。一台EESM-电励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78kW,峰值扭矩300N·m,匹配的是容量为90kWh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密度达到155.8Wh/kg,两驱版本车型CLTC纯电续航623公里,四驱版车型由于电机功率和性能的提升,CLTC纯电续航559公里,新车能够在30分钟完成30%-80%的充电过程。

       守护用户生命线,是东风日产不可逾越的底线。安全,尤其是电池“大心脏“的安全,是用户选择ARIYA艾睿雅的共性之一。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日产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村表示:“在新能源时代,安全依然是用户最基本、最核心的诉求。安全,尤其是电池‘大心脏’的安全,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也是用户选择ARIYA艾睿雅的共性之一。”坚持人本电驱的初心,ARIYA艾睿雅依托日产全球最高标准,以电池技术全链路自研能力,凝聚破“卷”底气,破除用户电池安全焦虑,守护用户的美好人·车·生活。

       作为为数不多拥有电池组装生产线的厂家之一,为了从生产源头牢牢把控电池安全,ARIYA艾睿雅电池的组装生产背靠雷诺-日产-三菱全新联盟及国内顶级的智能、绿色、高效数字化标杆工厂——东风日产武汉工厂,超安全电池工艺、智能管理系统、3D实时在线视觉检测等层层保障,确保了电池的安全和出品质量。

       在电芯的生产制备方面,区别于其他厂家的直接代工,东风日产坚持以日产全球高标准定制电芯,使用定制化专线生产,100%严格检测筛选,保证了电池的高安全、长寿命、高密度。

       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一句流传已久的“东风日产的车好,关键是发动机好”,成为东风日产的鲜明标签。“在新能源赛道,我们希望以超安全电池树立电池安全标杆,当人们谈论起东风日产的纯电车,能够脱口而出‘东风日产的新能源车好,关键是电池心脏好’。”陈浩村表示,“东风日产选择做艰难而正确的事情,在电池技术全链路自研的征途上,我们义无反顾。”

       不久前,ARIYA艾睿雅通过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高压冲水、4倍国标温度冲击、耐久振动”三大严苛考验,以“无水渗漏入电池包内、电池包功能正常、内外部无结构性损伤、气密性保持完好、螺栓扭矩无明显衰减”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中汽中心的电池安全挑战。中汽中心工程师华淼认为,电池安全是新能源车型安全的核心,而出色的安全性能是以技术实力和优势为前提的。ARIYA艾睿雅无论是在此前的Euro 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安全评级,还是顺利通关中汽中心的三项严苛测试,都足以证明ARIYA艾睿雅的安全品质一脉相承,全球如一。

       ARIYA艾睿雅的NISSAN超安全电池架构以九重物理防护架构,在被动电池安全防护方面,一体式铝制电池方舱,采用六道强化铝柱横梁、25mm厚度双层高强度壳体,可提升电池包耐挤压碰撞强度,保护内部的电芯和模组。

       电池舱内,电芯按照日产全球高标准定制化专线生产,电芯之间加装气凝胶,双层叠式模组具备独有双防撞保险杠,线束精密规范布局,打造被动电池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将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等风险掐灭在摇篮里。

       电池舱外,1500MPa超高强钢打造防护金刚罩,全覆盖保护的增强树脂底盘装甲,独有360°溃缩保护空间,侧面碰撞冲击能量吸收接近C-NCAP标准的2倍,构成被动电池安全防护的第二道防线,全方位守护确保电池舱完整不受侵犯。?

       在主动电池安全防护方面,日产自研的全工况电池精准管理系统,精准实现对200多项数据,最短10毫秒的实时监测,智能调整电池工作状态;行业领先的干湿分离集成液态热管理系统,能根据环境变化智能控温,始终让电池处于最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ARIYA艾睿雅借助电池管理系统中的PTC加热器,可以实现空调快速加热,满足用户冬季车内取暖的需求,彰显ARIYA艾睿雅对用户的人性化关怀。

       此外,ARIYA艾睿雅还通过高标准的测试为安全“把关”。为了保障在各种场景下的使用安全性,ARIYA艾睿雅电池在开发验证阶段,要经历下坠、沉水、冷冻、火烧、碰撞等重重试炼,电池安全方面的试验高达111项,涵盖了机械安全试验、环境安全试验、电气安全试验等多种类型。

       正因为ARIYA艾睿雅从开发验证到生产源头,打造高标准安全防线;以九重安全防护,软硬件高效协同,构建超安全电池域,才能无惧中汽中心三大电池试验的挑战,才敢自信守护用户出行,真正做到让用户“安全不担心”。

       东风日产不仅有实力有技术,更有实实在在的诚意。截止至3月31日,新购车用户可享限时购车优惠,ARIYA艾睿雅长续航版仅需22.48万元、长续航顶配版23.78万元、高性能四驱版26.78万元、高性能四驱顶配版28.28万元,更有免费基础保养、终身免费车机流量及两年0息重磅同享福利。同时,针对已购ARIYA艾睿雅的老用户,东风日产特意推出保客专属感恩回馈,以5000-10000元等值ARIYA Life积分尊享福利,拉满用户的期待感,让ARIYA艾睿雅的款待之道,切实惠及每一位车主。

全文总结

       2023年,东风日产将迎来20周岁里程碑。20年来,东风日产以一款款优秀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陪伴了超过1500万用户的人·车·生活。这台有着日产76年纯电安全和累计210亿公里电池无重大事故基因的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代表着日产纯电的战略定力,更代表技术日产对全新电动化未来的愿景。你可以明显感到科技的进步,但它们不变的,依旧将安全放在了第一位,这个级别,这个价格,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真的值得入手。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被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能够缓解当前所面临的能源与环保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可以推进我国由传统汽车大国向现代汽车强国转变。

       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各类投资主体竞相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分别是2012年的63.3倍和60.7倍,已经连续3年在全球产销量排名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一半以上。

       但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相伴的是,该产业产能过剩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当前,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未雨绸缪化解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过剩风险。

       警惕产能过剩风险日益加剧

       一是规划产能已经远远超过预期,产能过剩风险日渐累积。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但是,根据中国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相关投资金额高达10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设定目标的10倍。以上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能过剩已现端倪。

       二是各类资本竞相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形成大量产能。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力扶持,各类资本潮水般地涌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造车运动”。一方面,传统的车企纷纷宣布了几何级的产销增长计划。如北汽新能源计划2020年实现年产销50万辆,比亚迪计划到2020年投资150亿元实现60万辆产能等。另一方面,一批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乐视汽车、蔚来汽车、车和家等,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均对上述车企进行了投资。

       此外,一些其他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开始涉足新能源汽汽车领域。如格力集团、五粮液集团、中信集团、汉能集团等均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许多没有造车经验的投资主体纷纷杀入该市场后,在短期内快速形成了大量产能并为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三是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面临严重产能过剩。

       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异常迅猛。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从2014年到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68%、324%和78.6%,2016年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据测算,当前形成的产能若全部释放,会形成170GWh/年的巨大产能,大约是目前市场实际需求量的7倍多,可以满足年产500万辆的电动乘用车和50万辆电动大客车的总需求,而按照相关规划,我国到2025年都达不到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量。

       好了,今天关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